我看了朋友轉給我的信,感觸很深! 醫生要怎麼選擇,濟世還是榮華富貴,我想很難吧? 一般人遇到類似選擇時,相信也很難做抉擇.. 但除了很難抉擇外,這事到底是真是假呀? 拜了一下Google..答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.同仁堂主人姓樂~與趙桂堂沒什麼關係吧, 以下是本人亂蓋的: 除非他改姓,跑去宮中…哈…才不會被人查出來,當初的話是唱高調. 這篇主要是啟發小品吧!
網路轉貼
原來自己並不介意要跟他交個朋友的黃兄,竟是當今皇上,真後悔當初自己的荒唐,怎麼一點兒也沒有察覺出來。 果然,沒過幾天,一座大藥鋪拔地而起,取名「同仁堂」。趙桂堂搬進新居開業典禮之時,怎麼也沒想到康熙皇帝竟親自前來祝賀,慌得趙桂堂束手無策,不知如何是好。 康熙笑著說:「你莫要心慌意亂,你的藥錢我可是還上了,下次再看病,你仍得分文不收呀。」 從此之後,北京城便有了一個很有名氣的「同仁堂」大藥房。
同仁堂藥店原名叫「同仁常樂家老鋪」,開業於清朝康熙八年(1699年)。該店經營的中草藥和丸、散、膏、丹等各種中成藥,以選料真實、炮製講究、藥味齊全著稱於世。
同仁堂藥店的創辦人姓樂,原籍浙江寧波府,最初,以搖串鈴走街串巷行醫、賣小藥維持生活。清朝初年樂尊育時進了清宮的太醫院,樂尊育的兒子樂梧崗在前門外大柵欄內開辦了同仁堂藥店。
同仁堂藥店原名叫「同仁常樂家老鋪」,開業於清朝康熙八年(1699年)。
正確應為康熙八年 西元1669年
趙桂堂 名字應該為 樂顯揚
康熙年間 樂氏家族在民間行醫
雍正後八代皇帝 樂氏家族在宮廷宮奉皇帝御膳
至今2007年傳至第十四代傳人為樂秉松先生
為北京同仁堂【真正傳人】
您好:
敝人就是
大清京都同仁堂
樂家老鋪
第十四世
嫡傳
傳人
同仁堂樂家老鋪在台灣的第十四代後人樂秉松,為了要從父親樂崇輝手中接過傳人衣缽,38歲高齡才到當地藥鋪當了三年學徒,重新走入祖傳家業。
同仁堂樂家老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近年來多部電視連續劇如《大宅門》《大清藥王》和《風雨同仁堂》等,或多或少都取材自這個家族的故事。
樂家後人目前散居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大陸、台灣、美國、德國、法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家與地區。採訪期間,樂秉松也談到一些樂家後人和外國人通婚,生下來的樂家後代已成了外國人模樣。
30多歲才知道家世
在台灣出生和長大的樂秉松,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樂家後人,父親從沒提起,也不談家史。
不過,他念小學時,逢年過節,父親總會帶他到台北開封街一段的同仁堂去拜年,到了那裏,大家都喊他“大公子”。
一直到他30多歲以後,父親才向他和弟弟們攤開家史,還要他去當學徒,希望他重整家業。
樂秉松去年打著同仁堂樂家老鋪後人旗號,在台灣開設“大清藥王”時,曾引起“北京同仁堂”的回應。目前已成為中國國營企業的“北京同仁堂”當時表示,雖同為樂家後代,但商標已註冊,將研究是否涉及侵權問題。不過據樂秉松說,此事後來不了了之。
今年50歲的樂秉松說,他是樂家二房第十四代子孫,他的“傳人”身份,緣自他的父親——樂家第十三代子孫樂崇輝(老二房樂仲繁後代)。
他父親年輕時當軍人,軍階少校,45歲退役後到他堂哥創辦的“台灣同仁堂樂家老鋪”當掌櫃。
樂秉松畢業自新埔工專(目前稱聖約翰技術學院),學的是電子工程電腦,曾從事廣告行業,開了一家諦澄廣告設計公司,但後來結束營業。
他38歲那年在父親叮嚀下,到相熟的藥鋪當三年學徒,之後開了德仁堂樂家老鋪中醫診所和中藥店,但也已結束營業。他後來創辦大清藥王股份有限公司,目前交給他人經營。
樂崇輝變賣金碗逃到台灣
樂家後人到台灣的故事,要從一個金碗說起。樂秉松的父親樂崇輝(80歲),當年憑著這個金碗,得以到台灣落戶。
樂崇輝這一支脈,源自第十一代老二房樂仲繁,樂崇輝的父親樂西是樂仲繁的二兒子。
上世紀40年代末的北京,正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角力時期。樂家後人也成了兩黨爭取的對象。據在北京的樂家後人憶述,當時的樂家大院,既有共產黨地下交通員,也有國民党軍官。
樂秉松的祖父有兩名太太,髮妻所生的兩個兒子是共產黨員,他父親樂崇輝是二太太所生的三兒子,卻加入了國民党。樂崇輝還有一個弟弟樂崇光。
1949年,正在北京大學念第一年的樂崇輝,眼看局勢吃緊,早有了逃離大陸的想法,卻苦於沒有盤纏。
當時剛好有一名嬸嬸生了小孩,樂崇輝的母親拿了個金碗和金碟,叫樂崇輝拿去給嬸嬸當滿月賀禮,他打定主意以金碗當盤纏,不告而別。臨行前只拍拍弟弟樂崇光的肩膀,要他代為照顧父母。
樂崇輝把金碗換成船票和資金,帶著祖傳“同仁堂秘籍”,離開北京老家,先到天津,再坐船到香港,然後乘火車北上廣州,最後透過友人關係,搭上從廣州飛往台灣的軍用運輸機。
洋人模樣的樂家後人
據樂秉松說,他父親到台灣前,樂家大房的樂篤周(他稱五爺)早已帶著妻子、姨太太,總管和三名醫師到台灣,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世界書局前擺地攤,1953年初才在開封路一段開設台灣同仁堂。
樂篤周在中國共產黨掌權後回大陸,從此回不來,他的兒子後來去了美國,藥鋪由姨太太照料。姨太太后來把舖子關了。
樂秉松當學徒時,台灣已沒有同仁堂,但是一些曾在同仁堂工作的徒弟,自己開辦藥鋪,經營得不錯,樂秉松便是到那裏當學徒。
樂秉松的兩名姐姐移居加拿大,他的兩名弟弟中,最小的弟弟智障。父親原本是要他和大弟弟一起去當學徒,但弟弟走到藥鋪前便折回頭了。
談到樂家後人,樂秉松記起一件趣事。有一天,他店裏來了一個外國人,原來是大房三哥樂霞的後代。
感謝樂先生提供那麼詳細的資料!